北京九游会J9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陈明 安林
刊于《销售与市场》 2002/2期
“冲突”一词往往容易使人联想起对抗、破坏。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冲突。但,冲突,在企业中,则有其有利的一面。它可以使人们对某一问题所获得的信息更多、认识更全面、更准确,从而企业决策质量、决策水平更高。因此一定的冲突不仅是好事,而且是必要的。当然,这种冲突应是基于问题引发的,不要涉及到个人。
现实中,大多数管理者不知道冲突处理得好具有建设性意义,或虽知道但不明白如何处理,所以,平时害怕冲突、尽量避免冲突。殊不知,没有冲突,企业就可能会产生问题。管理者变得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一味追求和谐,到头来,极力保持的只能是表面的和谐,企业实则和而不谐。也有的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冲突,导致管理团队中人员失和、愤怒,影响士气,甚至不欢而散。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创业、发展过程中尤为普遍。 企业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这样的企业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唯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在当今激烈变化的时代取得成功。要想做到这样的企业,必须应对好冲突。有关文献表明,取代冲突的通常并不是意见一致,而是漠不关心和警惕的丧失,它带给企业的可能会是灾难性后果。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中小型企业尤其要重视如何应对冲突问题。然而,处理冲突的困惑是,问题经常和个人之间恩怨纠缠在一起。因此,处理冲突的关键,就是避免把围绕问题展开的冲突变成个人之间的冲突。
面对冲突,管理团队成员之间必须时刻牢记关注问题本身、关注事实的原则。处理好冲突,首先应该准确分析冲突的原因,其次针对不同的原因,找到妥善解决冲突的办法。下面,笔者将通过两则案例来剖析中小企业化解内部冲突的一些技巧。
一、应对方法冲突和事实冲突
有一家酸奶厂开发了一种新品种酸奶。想打进某中等城市。但在怎么打市场的问题上,厂经营小组的意见很不统一。经营小组成员由厂长、经营副厂长、生产副厂长、技术副厂长、销售科长组成。其中厂长、技术副厂长的意见是做广告,通过经销商打入食品店和超市。他们的理由是,该城市食品店和超市规模较大且分布较合理,这样出货较容易控制且可以集中促销。而经营副厂长、生产副厂长、销售科长的意见是,通过经销商打入酒店,不进食品店和超市。他们的理由是,食品店和超市竟品太多,应避开正面竞争的渠道,另开渠道;还有该城市地处江南,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酒店生意较火;销售策略采取大一点包装,适当提高价格,因为不零售,价格没有可比性。双方的分析都有根据,因此分歧较大。 这种冲突是典型的方法冲突和事实冲突。
方法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手段和策略的问题。它的处理结果一般和公平感相连。处理时往往需要一定的程序。应分析采取的方法是基于什么样的前提条件得出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或能否得出这个结论。双方可以建议在检验各自方案的细节之前共同制定一套标准,用以筛选提出的方案,或者可以建议找替代方案,也可以让该领域的权威人士来决定。像这样处理结果,大家容易接受且有公平感。
事实冲突和信息有关。这主要涉及到(1)是否获得同样的信息。(2)对同一信息的理解是否相同。(3)当事人思想是否受角色限制。事实冲突的化解,首先要求当事人尽可能多渠道收集信息、共享信息,信息越多越好。因为更多的信息会拓宽问题的范围,会鼓励大家关注问题本身,进一步全面而深刻理解问题,从而提高决策质量。有时每个人所掌握的信息都对但不全面(如盲人摸象),而各方信息整合起来就能较准确地认识事物。有时人们对同一信息会因个人的角色、经历、学识等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时候,冲突各方有必要更加清楚地表达有争议的环节,要用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考虑。这类冲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双方拥有共同目标。要明确的是针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针对最终结果。
具体到本案例,双方的目标明确而单一,就是新产品如何打入新市场。双方所掌握的信息都对。根据各自的信息所作决策都有一定的道理。分歧是进入的方法不同,而方法的来源是所掌握的信息。解决的办法是这样的:(1)双方共享信息。冲突双方都认识到进入本市的酸奶竞品有五家,因此,问题的分都必须针对竞争对手。(2)进一步搜集信息。冲突双方了解到,五个竞品走的全是食品店和超市渠道,且有两个竞品所占份额达50%,销售网络覆盖较全。更主要的是,还了解到江南城市酒桌上有喝酸奶的喜好。 (3)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一步讨论。制定衡量决策的标准。本案例需考虑成本和效果。调研发现,几家生意好的酒店促销费用较低且有示范效应。(4)寻找更多的共识,进一步完善决策。
本案例最后采取只进酒店的策略,后来事实证明这一策略较为成功。
二、应对价值判断、利益和目标冲突
笔者曾经咨询过一家小企业,生产冶金用的一种添加剂。使用厂家反映产品质量不稳定,原因是搅拌烘干有问题,厂方准备进一套新设备。然而生产部门领导不愿意换。理由是他们认为现在的设备挺好没有必要换,产品质量一直很稳定;问题出在原料方面。技术部门领导认为应该早换设备了。设备问题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冲突产生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从厂的角度来考虑的,无可厚非。
本案例涉及到价值判断、利益、目标的冲突。
价值判断冲突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各方似乎都有充足的理由,并且价值判断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的问题。处理这类冲突,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价值判断和个人信念相联系。大家必须切记所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只涉及和问题有关的价值判断,和问题无关的不予考虑,不能检查某个人的整个价值观念。
利益冲突。处理这类问题企业必须有一个获得集体认同的目标。冲突人必须面向企业的未来和外部环境。我们必须拓宽衡量利益的表现标准。不再局限于成本、利润及一些可视的利益,这样就可能化解冲突。
目标冲突。我们必须花费时间,尽可能明确地描述各自寻求的目标,弄清楚问题所在,阐明各自的确切意图。我们要分清:目标的层次。找出目标冲突的原因,加强沟通。这样就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处理这类冲突必须要正确地分析冲突的原因,引导冲突各方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思考,重申各方拥有的共同目标。
具体到本案例,处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分析冲突的原因。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来考虑。一方面,生产部门的考虑是怕引进新设备后本部门重要性下降,公司依靠设备而不依靠他们了。他们还担忧,新设备会给他们带来重新适应和重排生产的麻烦。尤其是生产部门的领导,他们更怕本部门员工认为他们不考虑大家的利益。另一方面,技术部门认为质量应尽量依靠设备,这样他们的工作风险就会小些。原来,他们在此事上价值判断的差异是问题的症结。
(2)充分沟通。各方必须重申拥有的共同目标:满足客户的要求,一切替客户着想。有关人员引导大家从企业的最高目标出发,眼睛盯住未来,不能只盯住眼前的利益;企业员工的价值应通过给客户创造价值来体现。
(3)消除冲突。双方都因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比如技术部门应主动帮助生产部门培训操作。不能把双方视为相互竞争。
实施结果,生产和技术部门间的冲突妥善解决,公司既引进了新设备,又提高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