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要闻
发布时间:2008-11-10
|
浏览次数:3771
|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对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的思考
管理实践凸现对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之“渴”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如潮而至,国内企业如饥似渴,学习与实践了许多西方管理理论。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逐渐发觉:“西”水解不了“中”渴。根据笔者的调研,管理实践中至少凸现如下四“渴”。
1、中国特色国有公司治理理论之“渴”。对我国国有企业尤其国有独资公司来说,国外公司治理理论,无论英美单层治理模式、日德双层治理模式,还是东亚家族治理模式,甚或OECD国有企业治理准则都不能很好指导公司治理实践。比如,党组织成员如何进入董事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组)书记和法定代表人如何任职配置等问题都无法解决。
2、中国特色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理论之“渴”。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何迈过二次创业这道坎,实现永续经营,是创业者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但何为二次创业、为何中国企业会有二次创业现象、二次创业管理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指导企业进行二次创业?西方管理学教科书里找不到相关理论。
3、中国特色企业集团管控理论之“渴”。首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论是国有企业集团,还是民营企业集团,注重和加强企业集团管控都是一项重要管理活动。但我们在西方工商管理教材中,除了发现关于单体公司的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理论的论述外,却找不到有关多层级企业集团的管控分析框架及理论。其次,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还存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登记注册的公司制企业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制企业,前者实行的是董事会委托代理下的经理(日常经营)负责制,后者实行的是经理(厂长)负责制。企业集团按体制应划为公司制还是企业制、集团所出资企业属公司制还是企业制、集团是母子制公司还是总分制公司、集团所出资企业属子公司还是子集团,以及集团子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等独特问题,西方管理理论中既使存在企业集团管控理论,对此也无法解释。
4、中国特色企业党组织运行理论之“渴”。我国特殊的国体政体,决定了企业党组织运行理论始终是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的有机组成和构件。然而,党组织如何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其运行机制如何,党管干部与党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如何体现于企业管理运行机制之中,并内化为一种特色管理理论,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理论升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5、中国特色企业传统文化理论之“渴”。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哲学思想,中国的企业也从来不缺管理哲学和思想,儒学、道教和孙子兵法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但随着西方企业文化款款理论的泊来,似乎一夜之间淹没了中国企业曾拥有的博大精深的管理哲学和思想。不难发现,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并不足以指导、支撑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那么,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和体系又在哪里?
中国管理学研究是否应全面与国际管理理论研究接轨
管理理论源于管理实践,又指导管理实践。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内管理理论的缺乏,我国学界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消化和借鉴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上有种普遍的感触,就是现在国内商业院校所采用和传授的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差距似乎越来越大。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在我国常常不服水土。然而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管理学界的研究却泛起了国际潮,表现出对与国际管理理论研究接轨的孜孜以求,以下两点表现尤为突出:
1、商业院校的管理理论研究趋于“舍本逐末”。我国商业院校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理论研究的发源地和主力军。它们的主流研究行为,不仅表达出我国管理实践对管理理论的诉求现状,也反映出我国管理学界对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但近年来,一些商业院校为了能在国际刊物上更多地发表管理学术文章,常常把一些单纯的而非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命题加以所谓的科学化研究,而对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问题,要么视为民族虚无,要么干脆避而不谈。
2、企管传媒对管理理论的宣导近乎“一片西洋”。管理期刊的主旨定位会诱导国内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方向,并反映出国内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在一些管理杂志刊登的管理学文章中,有不少内容要么是西方人在论西方管理之道,要么是中国人在行西方管理之文,关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的所做、所思、所研的内容却凤毛麟角。
改善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
国内管理实践对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的“渴”,与国内管理学研究同国际管理理论研究接轨,二者显然是相背而行的。更值得关注的情形是,中国企业有的现象,西方虽有理论但解释不了;而有的企业管理现象西方根本就没有理论甚至没有概念,纯属中国特色,因此,国内企业界亟待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指导。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促进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呢?笔者认为有四条途径可供选择。
1、调整研究导向。针对当今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应给予足够重视,从宏观上及时调整管理学科的研究导向,逐步把管理学研究从“一味将能在西方理论界发表文章为最高宗旨”导向“但求能指导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为根本动力”的方向上来。
2、注重特色研究。毫无疑问,中外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各有其特色,比如西方企业有决策与经营的基本职能,中国企业有党(委)团(委)工(会)纪(检)监(察)的内在使命。为此,我国的管理理论界应积极把握国内企业管理实践的真实需求,突出重点和难点,加以有针对性的研究。
3、整合研究力量。从世界管理思想发展史来看,商业院校从来就不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摇篮”或主要“摇篮”,企业管理者的实践探索和管理咨询机构的务实创新却常有理论建树。正是由于管理理论来自于管理实践,因此笔者主张,在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广大咨询机构、科研院所应积极、深入地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合力,进行理论创新。
4、加强国际交流。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研究应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要秉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应加强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