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黄秋丽(本刊驻京记者)
嘉宾: 安林:九游会J9联合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边云峰:大连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萧远: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北京办事处主任
江波:圣火科贸公司总经理 中国企业做不好人性化管理?
主持人:通过对78家不同行业公司员工的敬业度调查,翰威特咨询公司不久前揭晓了2005年十大最佳雇主。与该公司在2001年、2003年评选的结果一样,中国内地企业依旧榜上无名。加之最近一年珠三角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的企业在人性化管理上做的不好,导致出现了这两种情况。
安林:首先翰威特是一个外资的咨询公司,他们评判的口径与中国的企业肯定是不同的,所以这个调查结果并不能说明中国企业在人性化管理上做的很差。其实我了解的很多公司在管理上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比如实行弹性工作制、很尊重员工的创造和需要等。
江波:敬业度是一个主动的指标,即使管理非常人性化,也会有不敬业的员工。我不认为我们的人性化管理做的很差,相反我觉得中国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做的很差,一是因为大部分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只有20年的发展历史嘛,二是因为中国本身是个人情社会。
萧远:民工们的工作环境不好、待遇不好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民工荒现象与管理的不人性到底有多大的相关度,这个很难说。出现民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现在的开放已经推进到内地了,民工不用出远门也能找到工作。
边云峰:现在关注人性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也会成为一种趋势。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价值,即人性化的管理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主持人: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性化管理?这个概念一直非常模糊,有的理解为人情化的管理,有的理解为要不要制度化管理,由于概念本身的不清晰造成了很多误区。
江波:什么叫管理?一般说管理就是八个字:计划、协调、控制、组织,但我觉得这八个字是针对怎样经营而言的,而管理首先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如何用好人,管好人,涉及到人的问题就复杂了。
萧远:确实,管理首先是人的问题,对人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这恐怕不是光靠制度就可以做到的。我想人性化管理首先是从尊重人开始,要由衷地赞美自己的员工,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这种赞美一定要是真诚的,不能虚假。这样会使企业有一种感情的纽带,产生很强的凝聚力,这对创业时期的企业尤其重要。我最初在北京创业的时候,典型的小公司、大家庭,感情的纽带很重要。在一个企业中,大家首先有利益的切分,并经过磨合而形成制度,感情作为一种润滑剂会使企业不会发生很硬性的摩擦,小的摩擦很快就会过去。而如果大家都只讲利益,没有一点人情味,那么这个企业的运转可能会很吃力,因为大家都忙着窝里斗。
安林:到目前为止,人性化管理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没有清晰的外延和内涵,都是众说纷纭。但这个概念怎么来的呢,最先是由德国著名企业家马克•菲尔德于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美国联合工会“劳动者疲劳程度调查报告”中反映的厌工指数而提出来的管理理念,旨在解决、调整劳动者的厌工情绪。其概念范畴并不复杂。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是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厌工状态的管理,都是人性化的管理。在中国,似乎人性化管理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以人为本”。但这个本身也是很模糊的,但总体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使每个劳动者在“情感”的呼唤声中拥护、爱戴自己的企业,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边云峰:我想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做管理。有个管理学大师提出了管理的x、 y理论,假设x是需要不断抽打、监督才肯努力工作的人;而y是高素质的人才,比如教授,不用监督他们也会很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对这两种不同人的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做管理一定要研究人性,本来人都是有创造能力的,但为什么有的员工就不愿意创造、不革新,只有知道了人性的特点、弱点,才能更好地管理。
人性化管理等于人情化管理吗?
主持人:人性有善有恶,我们常常讲的人性化管理似乎就是要对员工好,这是针对员工善的一面,那么针对恶的一面管理呢,比如说严格要求员工,是不是也算人性化的管理?
萧远:对员工严格要求当然也是人性化管理,严是爱嘛。 边云峰:严格要求员工是对员工的尊重和负责,可以让员工更快地成长。如果放任自流,实际是害了员工,这也不算是人性化的管理,因为没有抓住人性的特点。我想人性化管理要利用人性的弱点或者说是特点。人性上都有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的特点,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人性化管理就是要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这样的管理才是有效的。
主持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就管理而言,人情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是相同的东西,还是相似而不同的东西呢。
安林: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这两种管理理念有质的区别。一般意义上讲,“人情化”管理是一种陈旧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主要是以家庭式管理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有很强的排外性、保守性。人情化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无原则的管理,恰似家庭内部不讲理,夫妻之间不讲理,这种管理曾经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很流行,现在已经不入流了。而人性化管理不具有排外性,它的执行过程不以管理者好恶程度而改变,在选择人才上不以个人意志而改变,充分尊重劳动者个性自由化,在人才任用中附加廉洁指数。因此,人性化管理是优于人情化管理的理念,但在我国,人性化的管理常常被扭曲,很多人对二者的区别也没有弄清楚。
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制度之上,是激励因素,比如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激励因素基本上属于工作本身或者工作内容的。人情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做的是“保健因素”,如人际关系的改善,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保健因素基本上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
边云峰:我觉得人情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区别,但有时候两者也分不开,在企业管理中这两者都需要。可以把人情作为一种手段,但人性化是渗透到管理制度之中的,制度才是最根本的。 江波:是的,在企业管理中,人情化管理只是针对个别人的,但人性化管理是针对所有员工的,是普遍性的,所以人性化管理不是说不要制度,而是制度首先要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矛盾吗?
主持人:刚刚大家已经提到了制度化管理,是不是制度化管理一定对应着人性化管理,或者制度化管理就不人性?人性化管理就不要制度?他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江波:我想人性化管理的价值大家都没有否认,但关键的是如何维系人性化的管理,我认为人性化管理一定是在制度的前提下才可以谈,人性化管理绝不是不要制度。近年以来,在那些大型跨国公司不断传出贪污的丑闻,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管理已经够人性了,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没有制度,没有有效的制度,对人性都是一种纵容。再看那些国有企业,由于缺乏制度监督,最后很多企业家出了问题后悔莫及,没有制度的约束不是成就了他们而是害了他们。所以,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实体、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在制度的前提下谈论。 所以我觉得人性化管理应该是这样的管理,在流程上,首先用人性化的思维来制定管理制度,而在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时,可以有一些人情化的手段。
人性化管理首先是制度的人性化,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如果制度完全没有人性,肯定是没有办法执行的。制度的人性化首先体现在要公平公正,让员工能够心悦诚服地自觉执行,为什么呢?如果自觉执行对所有的人都有利,而破坏了规则、导致不公平,则可能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我认为人性化管理这个概念也只能在制度制定之前使用,一旦制度制定了,那就得按制度来,制度是铁的,法不容情。但在制度化的管理中,可以有一些人情化的手段,这叫做人情化的管理,比如说迟到要扣工资,但员工迟到了没有扣,放人一码,这是人情的因素。
萧远:是的,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执行,否则会纪律涣散。严格地执行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并不冲突,很多时候员工认为管理不人性不是执行的问题,而是因为制度本身不人性。比如刚才说的员工上班迟到一次就扣工资,在企业执行起来容易让员工产生怨言,不是执行的问题,而是这个制度本身是不人性的。如果制度这样规定,一次迟到警告,二次迟到警告,第三次就扣工资——就像球赛球员第一次犯规黄牌,第二次也是黄牌,第三次就是红牌了——这样的制度容易让员工很主动地遵守,而不是被动地应付。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制度要有一定的预设机制。
边云峰:制度是做什么的呢,制度主要是用来切分利益的。仅仅用制度进行简单的利益切分,这样的企业是不会有凝聚力的。制度虽然是对所有的员工都适用,但其实在现实的企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