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阅读、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企业领导者需要思考什么样的文化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员工所想要的。在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工具来武装企业文化方面,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无疑走在了前面。尤其在企业文化的传播落地上,他们更注重内部营销与互动营销,广泛使用各种媒介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强化员工的参与性。只有从宣传、活动、制度、人员等各方面提供保障,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编者语
《企业观察报》刊发九游会J9咨询董事长安林博士和咨询总监兼企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晓波撰文《国企如何对标世界一流 构建ESG全价值链管理模式》
“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强化企业文化宣传:
完善内部沟通方式。“互联网+”时代,沟通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碎片化、便捷化,宣传和内部沟通方式也应该更加多样化。强化内部沟通,将企业的核心理念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高频次、大范围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可借助各种传播工具,如内部调研、在线投票、留言评比、微电影等方式,增强与员工的互动。如:腾讯内部每年都会做满意度调研,文化一直是所有指标当中最核心的;腾讯推新的制度、产品,也会先对员工做调研:这个东西你怎么看?你有什么建议? 调研是所做工作最好的宣传,真正推行的时候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整合内部传播渠道。通常,线上传播渠道包括内部论坛、OA内网、公司微信群、员工企业邮箱等;线下传播渠道包括:企业宣传栏、文化墙、企业内刊、员工手册等。如:腾讯有很多宣传平台,包括刊物、内部论坛、视频、腾讯电视台、总办面对面、微信账号等,会定期把公司的一些故事整理出来,让大家感受企业文化。
企业还可以基于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活动,通过线下培训、线上考试等的方式,让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行为规范等形成更深的认知。
“互联网+”时代,策划有趣、互动性较强的文化活动,更容易让员工接受并且愿意参与其中。
策划节日类活动。企业可以结合各种热点、节日在内部策划一些趣味性较强、员工乐意参与的活动。在重大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并设置一些奖项,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在工作之余能够放松一下。如:腾讯在每年春节假期之后首个工作日,都会用派发开工利是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在深圳总部工作的腾讯员工从凌晨开始就陆续到达公司,排队三四个小时就为当面向马化腾等一众高管讨个好彩头,场面堪比春运。
企业仪式和庆典。如举办年会、周年庆典、员工表彰大会、模范人物评选等。在这些特殊的仪式和庆典上,通过创新性的策划和特殊环节的设计与安排,让员工深度参与其中,能够很好地推动企业文化落地。如:2017年9月8日,阿里巴巴18周岁生日,阿里全球4万员工(从5.4万员工中抽签选出)从世界各地赶来,齐聚杭州黄龙体育中心,参加公司的“成人礼”。
基于业务策划活动。根据业务的需要,策划能够广泛征求民意,促进业务发展,体现企业创新精神的业务活动。如面向全体员工,征集企业宣传口号;针对新业务,策划点子大赛、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在更大范围内集思广益,可以从业务的创新、管理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等多方面开展。通过策划生动、有趣的活动,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如:腾讯在从PC时代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员工更加主动的精神,想把价值观的“尽责”升级为“进取”时,围绕什么动物可以代言“进取”发动员工集思广益,最后评出了海燕,在此过程中,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逐步深入人心。
基于兴趣策划活动。根据员工的兴趣不同,策划体育活动、摄影大赛、登山比赛、远足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跨部门交流与合作,同时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如:腾讯为了关爱员工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舞蹈、音乐、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英语角、摄影、桌游等各种协会,让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得到平衡。
制度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在制度的保障下,更有利于员工形成文化自觉性。企业文化是很虚的,如果没有行动,没有可感知的东西,每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做,最终只会是墙上文化。
首先在行为层,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相当于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应该是企业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和天条。企业制定的全体员工基础行为规范与管理者行为规范都应该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制定,要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员工行为规范相对照,从核心价值观衍生出细化的行为规范。如: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六脉神剑”中的“客户第一”,衍生出“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等员工行为守则。
其次在制度层,企业所有的规章制度应是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能够落地的坚实保障,不应该与之相冲突或背离。正向的员工行为应该予以奖励,负向的行为要给予惩罚,要明确企业的高压线,哪些行为要坚决杜绝。通过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文化相结合,让员工对制度产生敬畏,更好地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如:阿里巴巴把“虚事实做”最狠的一个做法,就是把价值观和绩效考核制度结合起来。
最后在人才的“选、用、育、留”各环节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文化落地,需要把企业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从招聘、选拔到考核、晋升,都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够避免流于形式,真正深入人心。如:在阿里巴巴,面试最后一关一般会放一个五年以上的老阿里人,这个人叫“闻味官”,他会和即将要入职的人聊天,用直觉来感受即将入职的员工价值观符不符合阿里文化。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要想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需要管理者的率先垂范和身体力行,另一方面,也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打造。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通过多种方式定期与员工沟通、分享企业文化故事。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讲故事高手,他能够把企业发展的三大基本命题,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怎么去?和员工反复说,并能够说得清楚。此外,企业家还必须率先垂范,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的话,企业文化一定是“两张皮”,墙上挂一张,实际披一张。如: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高管团队,从阿里巴巴创立的第一天起,就非常重视激发和保持员工的工作激情,马云更是亲自投入大量精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了解阿里文化的人都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到处都有着“江湖武侠”气息,而这也源于马云对于武侠的情结。
要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可或缺。“互联网+”时代,企业更要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学识、有能力以及擅长网络信息技术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人才素质,既能让员工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为公司谋发展;同时他们自身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也满足了他们对自身价值的需求,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留住人才。如:阿里巴巴一向重视培训企业“干部”,认为一个企业发展到成千上万人的规模,没有一个班子而只靠一个人的领导肯定是不行的。领导要真正树立威信,希望自己制定的东西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就要有一个班子,有了班子,才能群策群力。
“互联网+”时代随着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方法面临着变革。只有从理念、行为、物质三个层面,在内容、形式和渠道等多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体验,企业文化才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进而引领企业健康发展。